废后阿宝: 23-30

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.wajiwxw.com提供的《废后阿宝》 23-30(第1/14页)

    第23章 心愿

    长街车水马龙, 叫卖声不绝。

    阿宝的问题顺着风,飘入梁元敬的耳朵,让他蓦然一怔。

    他望向阿宝, 他今日将她画成了妙龄少女, 头梳双鬟, 眉眼与她过去有七分相似,穿着一袭嫩黄的衫子, 其天真娇憨之态, 犹如出谷的黄莺。

    梁元敬低垂着眼,道:“因为我病了。”

    阿宝鄙夷道:“这理由你拿去诓诓别人也就罢了, 竟还拿来诓我, 梁元敬,你究竟把不把我当朋友?”

    “没骗你,”梁元敬解释, “那年我初到东京城不久,因水土不服, 夜里又受了寒气, 肺部旧疾发作, 每日咳嗽不止,实在是无力奉诏。”

    他肺不好阿宝是知道的,不仅受不得寒, 且每到换季时节,都得生一场病。

    余老经常去熟药铺抓些川贝母、罗汉果、枇杷叶之类的药材, 和切成片的雪梨一起熬煮,煎成汤剂给他治咳疾。

    他当年抗旨, 给出的理由是“偶感风寒, 身体不适”, 人人都觉得是假的,是不满新后而编造的借口,就连阿宝也是这般认为,谁知他竟是真的病了!

    阿宝一边发愁梁元敬这肺病可怎生是好,有没有法子根治,一边又想,不对啊,他因为生病就抗旨,这到底是要命还是不要命呢?

    她无语地看着梁元敬,道:“你把我的脾气也想的太好了,若我当年盛怒之下,要了你的项上人头呢?”

    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别说赵從不会允准,那些台谏官们也不是好对付的。大陈以仁孝治国,自立朝以来还没有死在刀斧手之下的臣子,最严重的不过是刺配流放。若让她开了这个先例,即使是一介小小的翰林待诏,那也恐怕真的就是流毒无穷了。

    梁元敬微叹了口气道:“其实,我当年亦觉得抗旨不好,然而学正却极力劝我养病为先,今上仁善,体恤人臣,不会迁怒于我。若我强撑病体,奉旨入宫,不仅画不好画像,反而给人留下今上苛待臣子的印象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阿宝狐疑道,“你上司这是坑你呢,对罢?”

    梁元敬点头:“是的,我如今想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阿宝:“………………”

    如今想明白了还有个屁用啊!黄花菜都凉了!!

    这下总算是破案了!

    原来他当年抗旨,拒绝为她作画,根本不是像传闻说的那样讨厌她,而是被上司怂恿的。

    这位上司好心机呀,今上仁善?

    好罢,今上确实仁善,但她阿宝心眼小啊,她可是很记仇的。

    昔年她因为这事成了桩街头巷尾的笑话,可梁元敬却被时人赞“孤直耿介,不畏权势”、“有傲骨”,满东京城的人宣扬他的事迹,如何能教她不气?

    是以后来她几次三番地捉弄他、报复他,到头来,原来只是一场误会!

    “岂有此理!”

    阿宝怒火中烧,拍桌而起:“你那位上司是谁?叫什么名字?是那个姓秦的长胡子老头么?我要抽得他儿子都不认识他!”

    街上行人纷纷侧目望来,梁元敬忙拉着她坐下,又亲手倒了杯茶给她消火,道:“前年他便回乡养老了,不是秦学正,你可千万别打人家!”

    阿宝一口气将茶喝光,又将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掼,气道:“你就是太好欺负了,谁都能糊弄你,哼!若不是我脾性好,你焉能活到今日?”

    梁元敬闻言,笑弯了眸:“是,多亏你脾性好。”

    差点没把他折腾死,倒是真“脾性好”。

    夕阳西下,梁元敬起身结了账,二人回家。

    阿宝此时已恢复了魂体状态,躺在毛驴背上,跷着二郎腿看天。

    彼时云霞漫天,官道上四处都是归家的行人,出了城,两侧青山如黛,远远可以望见村庄里升起的袅袅炊烟。

    阿宝哼着荒腔走板的歌谣,忽听梁元敬问道:“阿宝,你有心愿吗?”

    “有啊,”阿宝说,“冲进大内,将赵從和他那一堆女人杀了,再将皇宫一把火烧了,然后把御史台那些谏官们的胡子打个结,挂在中书省的廊庑下风干三个月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梁元敬停下脚步,无奈地看着她:“不要胡说。”

    阿宝笑了,她方才自然是开玩笑的。

    “你是信了觉明和尚的话,想给我实现生前心愿,让我好去转生对么?”她坐起来问。

    梁元敬点点头。

    阿宝嘴唇蠕动几番,她本想说,现在这样不好么?可是这话,又实在不好问出口,一旦问了,就真的成了贪恋人世间了。

    再说了,他梁元敬活的好好的,凭什么跟她一个鬼魂搅合在一起?

    他现在都快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子了,每日自言自语的,余老看向他的目光总是忧心忡忡,唯恐他患了什么不治之症。

    不能这样,梁元敬得有自己的生活,他日后要娶妻、生子,像寻常人那样平安顺遂地过完一生,说不定运气好的话,还能娶到他的心上人。

    而她,总是要离开的。

    阿宝低着头,明明鬼魂没有眼泪,却不知怎么的,总有一种眼泪要夺眶而出的酸胀感受。

    她微微笑着说:“心愿啊,不知道,也许吃一碗羊肠面,便是我的未了心愿了罢。”

    天际有倦鸟归巢,拍着翅膀遁入山林。

    梁元敬欲言又止,望了她一眼,没有说话-

    当夜,直到入睡前,阿宝才记起来问:“对了,听余老说,你是扬州人?”

    梁元敬在屏风后解外衫的动作一顿,道:“是,扬州江都人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是扬州人呢,”阿宝喜滋滋地说,“半个扬州人,哎,你知道鸣翠坊么?”

    “知道。”

    阿宝心道连扬州第一妓馆你都知道,平日没少去楼里给当红的娘子们画像罢。

    一边又想,自己当年也算有点名气,怎么从来就没遇见过梁元敬呢?

    她带着点炫耀的心理,对梁元敬说:“告诉你,我当年可是鸣翠坊众多娘子里的魁首。‘五陵年少争缠头’,那场面,不是我吹,除了我没人能做到。就连知州大人想请我去府上弹一曲琵琶,我也是要考虑一下的呢。”

    昔年,阿宝随哥哥李雄一路东逃,兄妹二人不知吃了多少苦头,才好不容易到了扬州。

    彼时的扬州府为“淮左名都”,隶属淮南东路,下辖江都、广陵、天长、泰兴、高邮五县,与两浙路、江南东路并称为天下最富裕的三路。国朝大半赋税由此出,可谓是商贾发达,舟车日夜往来,时人描绘为“万商落日船交尾,一市春风酒并垆”。

    然而吴中居,大不易,扬州虽受灾较轻,却因大批难民的涌入,城中物价高涨,薪桂米珠,饥死者冻馁于道。

    李雄本是个银匠,依靠给富贵人家打造钗环首饰谋生,然而乱世之际,人人为了温饱而苦苦挣扎,哪还有什么闲钱去打造银饰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收藏哇叽文学网,www.wajiwxw.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